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0%

C语言基础知识

前言

C语言基础知识

基本知识

一、C语言的数据类型

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音频、视频等)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在内存中的;

我们将8个比特(Bit)称为一个字节(Byte),并将字节作为最小的可操作单元。

下面是最简单的整数为例,看看它是如何放到内存中去的。

变量(Variable)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找一个小箱子来存放物品,一来显得不那么凌乱,二来方便以后找到。计算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先在内存中找一块区域,规定用它来存放整数,并起一个好记的名字,方便以后查找。这块区域就是“小箱子”,我们可以把整数放进去了。

C语言中这样在内存中找一块区域:

1
int a;

int又是一个新单词,它是 Integer 的简写,意思是整数。a 是我们给这块区域起的名字;当然也可以叫其他名字,例如 abc、mn123 等。 这个语句的意思是:在内存中找一块区域,命名为 a,用它来存放整数。

不过int a;仅仅是在内存中找了一块可以保存整数的区域,那么如何将 123、100、999 这样的数字放进去呢? C语言中这样向内存中放整数:

1
a = 123;

= 是一个新符号,它在数学中叫“等于号”,但在C语言中,这个过程叫做赋值 。赋值是指把数据放到内存的过程。

把上面的两个语句连起来:

1
2
int a;
a = 123;

就把123放到了一块叫 a 的内存区域。也可以写成一个语句:

1
int a = 123;

a 中的整数是可以更改的,更改的方式就是再次赋值,例如:

1
2
3
int a = 123;
a = 1000;
a = 9988;

第二次赋值会把第一次的数据覆盖(擦除)掉,也就是说,a 中最后的什是9988,123、1000已经不存在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因为 a 的值可以改变,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 变量

int a;创造了一个变量 a,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变量定义a = 123;把123交给变量 a,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给变量赋值 ;又因为是第一次赋值,也称变量的初始化,或者赋初值

数据类型(Data Type)

顾名思义,数据类型用来说明数据的类型,确定了数据的解释方式,让计算机和程序员不会产生歧义。在C语言中,有多种数据类型,例如:

说明 字符开 短整型 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浮点型 双数度浮点型 无类型
数据类型 char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void

连续定义多个变量

为了让程序的书写更加简洁,C语言支持多个变量的连续定义,例如:

1
2
3
int a,b,c;
float m = 10.9,n = 20.56;
char p,q = '@';

数据的长度(Length)

所谓数据长度(Length),是指数据占用多少个字节。占用的字节越多,能存储的数据就越多,对于数字来说,值就会更大,反之能存储的数据就有限。

数据类型除了指明数据的解释方式,还指明了数据的长度。因为在C语言中,每一种数据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都是固定的,知道了数据类型,也就知道了数据的长度。

说明 字符开 短整型 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浮点型 双数度浮点型 无类型
数据类型 char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void
长度 1 2 4 4 4 8

最后总结

数据是放在内存中的,在内存中存取数据要明确三件事情:数据存储在哪里、数据的长度以及数据的处理方式。

变量名不仅仅是为数据起了一个好记的名字,还告诉我们数据存储在哪里,使用数据时,只要提供变量名即可;而数据类型则指明了数据的长度和处理方式。所以诸如int n;char c;float money;这样的形式就确定了数据在内存中的所有要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类型只在定义变量时指明,而且必须指明;使用变量时无需再指明,因为此时的数据类型已经确定了。

二、C语句

C语句分为以下5类

  1. 控制语句。用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C语言只有9种控制语句,它们的形式是:

    1. if()…else…(条件语句)
    2. for()…(循环语句)
    3. while()… (循环语句)
    4. do…while() (循环语句)
    5. continue (结束本次循环语句)
    6. break (终止执行switch或循环语句)
    7. switch (多分支选择语句)
    8. return (从函数返回语句)
    9. goto (转向语句,在结构化程序中基本不用goto语句)
  2. 函数调用语句。函数调用语句由一个函数调用加一个分号构成,例如:

    1
    printf("This is a C statement.");
  3. 表达式语句。表达式语句由一个表达式加一个分号构成,最典型的是由赋值表达式构成一个赋值语句。例如:

    1
    a = 3

    是一个赋值表达式,而

    1
    a = 3;

    是一个赋值语句。一个表达式的最后加一个分号就成了一个语句。

  4. 空语句。下面是一个空语句

    1
    ;

    此语句只有一个分号,什么也不做。那它有什么用呢?可以用它来作为流程的转向点,也可以用来作为循环语句中的循环体。

  5. 复合语句。可以用{}把一些语句和声明括起来成为复合语句(又称语句块)。常用在if语句或循环语句中,此时程序需要执行一组语句。

最基本的语句——赋值语句

下面规纳一下与赋值有关的一些问题。

  1. 赋值运算符

    赋值符号“=”就是赋值运算符,它的作用是将一个数据赋给一个变量。如a = 3的作用是执行一次赋值操作(或称赋值运算)。把常量3赋给变量a。也可以将一个表达式赋给一个变量。

  2. 复合的赋值运算符

    在赋值符 “=”之前加上其他运算符,可以构成复合运算符,例如,可以有以下的复合赋值运算:

    1
    2
    3
    a+=3  等价于 a = a + 3
    x+=y+8等价于 x = x*(y+8)
    x%=3 等价于 x = x % 3
  3. 赋值表达式

    前面介绍过,赋值语句是在赋值表达式的末尾加一个分号构成的。那么什么是赋值表达式呢?

    由赋值运算符将一个变量和一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赋值表达式。它的一般形式为:

    变量 赋值运算符 表达式

    赋值表达式的作用是将一个表达式的值赋给一个变量,因此赋值表达式具有计算和赋值的双重功能。

  4. 未完,待续。。。。。。。

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